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3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加强与市场主体交流座谈,开门建市场,了解各方诉求并反映到规则当中。
其中,感知层的末端感知节点规模更大,采集的数据更全面,涵盖电力系统发、输、配、储、用各环节、各设备乃至各元件。(二)设备制造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电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型两网的成功实施就必须要求相关电力设备的更新升级,设备制造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1.提升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设备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工程量大、设备类型多、质量要求高,而我国的电力设备生产制造水平尚难以满足要求,部分核心设备仍完全依赖于进口。
一是保证特高压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按规划建设特高压基础设施,并加强特高压统一潮流控制器、超高压柔性环网控制器等关键技术设备的攻关研发和部署应用。二是尽快落实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先以电网侧的万物互联为切入点,大规模部署电网信息采集终端,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行信息、故障信息、设备信息的全面感知,其后打通发电侧电厂和需求侧用户的数据壁垒,部署发电信息、用户信息数据采集终端,实现真正的电力万物互联,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近年来,随着能源电力、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电力系统逐步向以横向多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为主要特征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电网公司也提出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是在供给侧,支撑能源供给侧改革。未来的国家电网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将以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支撑,汇聚各类资源,促进供需对接、要素重组、融通创新,打造能源配置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平台,使平台价值开发成为培育电网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作者曾鸣,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秘书长兼副主任,IEEE PES能源互联网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平台型体现电网公司的网络属性。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2522亿千瓦时)、云南(2114亿千瓦时)和湖北(1283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62.8%,同比分别增长6.1%、12.5%和-0.5%。1-10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29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内蒙古送出电量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陕西送出电量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7%。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8.3%。第二产业用电量38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华中送南方2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五、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为近年新高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00小时。湖北送出电量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其中,水电708万千瓦、火电注2698万千瓦、核电471万千瓦、风电144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51万千瓦。
新疆送出电量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724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72小时。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10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4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
甘肃送出电量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3%。10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9.6%。
七、全国基建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减少,其中太阳能发电和火电新增装机减少较多1-10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898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051万千瓦。贵州送出电量5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为近年新高。建材行业用电量3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10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814亿元,同比下降7.6%。分省份看,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7%)的省份有14个,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西藏(47.2%)、内蒙古(17.6%)、广西(15.6%)、山东(14.7%)和河北(13.5%)。东北送华北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8%。其中,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云南(31.2%)和福建(30.4%),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广西(29.8%)和湖南(24.0%)。
分省份看,全国除青海(-28.6%)、西藏(-3.7%)、陕西(-1.3%)和江苏(-1.2%)外,其他省份火电发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060小时。
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6084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1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4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增加,其中,福建增加707小时,湖南和广西增加超过500小时,甘肃、重庆、湖北、安徽和云南增加超过400小时,而青海降低824小时,宁夏、江苏、新疆和陕西下降超过100小时,分别降低224、211、158和143小时。
1-10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07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10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8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西南送华东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一、全社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当月用电增速环比回落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累计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1-10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5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有色金属冶炼行业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558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2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西、内蒙古、安徽和河北超过4000小时,江苏、宁夏、山东和福建超过3800小时,而云南和西藏仅为1390和257小时。
宁夏送出电量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4%。安徽送出电量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
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火电575亿元,同比增长0.4%。四川送出电量12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核电341亿元,同比增长8.5%。
水电、火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85、623和829万千瓦,核电和风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54和323万千瓦。风电395亿元,同比下降16.2%。
湖北送出电量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2%。注 从2018年5月份开始,三次产业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调整,为保证数据可比,同期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山西送出电量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2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3%。
发表评论